聯系方式
聯系人:岳先生
手 機:13914137050
電 話:0510-83050186
地 址: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
協達路19號
早期火電脫硫留下哪些隱患
以往火電脫硫只關注二氧化硫脫除率,未考慮到三氧化硫排放后會直接生成氣溶膠。
我國燃煤電廠大規模脫硫改造始于“十一五”期間,大量工程迅速上馬為削減二氧化硫排放、改善環境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,但“蘿卜快了不洗泥”,加之惡性競爭、工程質量參差不齊,留下了很多隱患。
2012年8月,國務院印發的《減排“十二五”規劃》中提出,“十一五”時期,全國燃煤電廠投產運行脫硫機組容量達5.78億千瓦,占全部火電機組容量的82.6%。同樣是這份文件中,所羅列的減排重點工程之一,就是對已安裝脫硫設施但不能穩定達標的4267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脫硫改造,這一數字占已投產運行脫硫機組容量的比例超過7%。我國絕大部分電廠脫硫的設計指標為小于200mg/m3,若要滿足50 mg/m3的排放要求,幾乎所有濕法脫硫塔都要推倒重來,或者采用雙塔結構,不僅工程量大,而且技術難度高。一直以來,我國的火電脫硫都是關注二氧化硫脫除率。我國早期的濕法脫硫裝置嚴格按照國外技術的規范,均安裝了脫硫煙氣再熱裝置——GGH,其作用是將脫硫后50攝氏度的脫硫煙氣,與經電除塵器凈化后未脫硫的高溫煙氣進行熱交換,將脫硫后煙氣加熱到80攝氏度左右排放,以提升煙氣排放的抬升高度,降低煙氣中未凈化污染物的落地濃度。
但由于電力企業對脫硫前電除塵器的維護不夠重視,加之電除塵器選型偏緊,甚至偏小,遇到煤種變化或建設、運行維護不當,電除塵器效率大幅下降,造成GGH裝置堵塞、結垢嚴重,導致脫硫裝置運轉率大幅度下降。當時考慮到GGH的作用僅是抬升煙氣高度,對脫硫效率沒有影響,取消GGH的建議被采納。
只要循環流化床半干法脫硫系統能夠穩定、連續、可靠運行,其脫硫效率能夠得到專家組的認可。循環流化床半干法技術除塵沒問題,但脫硫效果有待驗證;濕法技術脫硫效果好,但煙塵控制難度較大,而且會帶來設備腐蝕和廢水處理等方面的難題。根據環境保護部2011年12月發布的《“十二五”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算細則》,煙氣循環流化床、爐內噴鈣爐外活化增濕、噴霧干燥等(半)干法煙氣脫硫工藝,在安裝脫硫劑自動投加和計量系統、DCS能反映出脫硫系統運行實際情況時,根據在線監測煙氣出口與入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確定綜合脫硫效率,綜合脫硫效率原則上不超過80%。這樣的脫硫效率認定,讓背負減排壓力的電力企業增加了對循環流化床技術的顧慮。
爐內脫硫使用石灰石煅燒生產生石灰進行脫硫,大量未反應的生石灰隨飛灰進入布袋除塵器,通過布袋進行除塵收集。而濕法脫硫采用先除塵再脫硫的技術路線,因此無法對其進行再利用,只能隨灰排至灰庫導致浪費。而半干法脫硫采取先脫硫后除塵的技術路線,可以對爐內脫硫過剩的氧化鈣進行再循環利用,降低生石灰消耗量。
與濕法脫硫主要依靠噴淋層的數量來調節脫硫效率不同,新型流化床反應器主要通過顆粒密度來調節脫硫效率,也就是通過加入吸收劑,就能調節脫硫效率,適應煤種變化。同時,這一工藝能夠協同脫除三氧化硫,避免了硫酸霧排放直接形成二次pm2.5,進而抵消二氧化硫減排的成效。
http://soilift.com 摘自網絡
我國燃煤電廠大規模脫硫改造始于“十一五”期間,大量工程迅速上馬為削減二氧化硫排放、改善環境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,但“蘿卜快了不洗泥”,加之惡性競爭、工程質量參差不齊,留下了很多隱患。
2012年8月,國務院印發的《減排“十二五”規劃》中提出,“十一五”時期,全國燃煤電廠投產運行脫硫機組容量達5.78億千瓦,占全部火電機組容量的82.6%。同樣是這份文件中,所羅列的減排重點工程之一,就是對已安裝脫硫設施但不能穩定達標的4267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脫硫改造,這一數字占已投產運行脫硫機組容量的比例超過7%。我國絕大部分電廠脫硫的設計指標為小于200mg/m3,若要滿足50 mg/m3的排放要求,幾乎所有濕法脫硫塔都要推倒重來,或者采用雙塔結構,不僅工程量大,而且技術難度高。一直以來,我國的火電脫硫都是關注二氧化硫脫除率。我國早期的濕法脫硫裝置嚴格按照國外技術的規范,均安裝了脫硫煙氣再熱裝置——GGH,其作用是將脫硫后50攝氏度的脫硫煙氣,與經電除塵器凈化后未脫硫的高溫煙氣進行熱交換,將脫硫后煙氣加熱到80攝氏度左右排放,以提升煙氣排放的抬升高度,降低煙氣中未凈化污染物的落地濃度。
但由于電力企業對脫硫前電除塵器的維護不夠重視,加之電除塵器選型偏緊,甚至偏小,遇到煤種變化或建設、運行維護不當,電除塵器效率大幅下降,造成GGH裝置堵塞、結垢嚴重,導致脫硫裝置運轉率大幅度下降。當時考慮到GGH的作用僅是抬升煙氣高度,對脫硫效率沒有影響,取消GGH的建議被采納。
只要循環流化床半干法脫硫系統能夠穩定、連續、可靠運行,其脫硫效率能夠得到專家組的認可。循環流化床半干法技術除塵沒問題,但脫硫效果有待驗證;濕法技術脫硫效果好,但煙塵控制難度較大,而且會帶來設備腐蝕和廢水處理等方面的難題。根據環境保護部2011年12月發布的《“十二五”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算細則》,煙氣循環流化床、爐內噴鈣爐外活化增濕、噴霧干燥等(半)干法煙氣脫硫工藝,在安裝脫硫劑自動投加和計量系統、DCS能反映出脫硫系統運行實際情況時,根據在線監測煙氣出口與入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確定綜合脫硫效率,綜合脫硫效率原則上不超過80%。這樣的脫硫效率認定,讓背負減排壓力的電力企業增加了對循環流化床技術的顧慮。
爐內脫硫使用石灰石煅燒生產生石灰進行脫硫,大量未反應的生石灰隨飛灰進入布袋除塵器,通過布袋進行除塵收集。而濕法脫硫采用先除塵再脫硫的技術路線,因此無法對其進行再利用,只能隨灰排至灰庫導致浪費。而半干法脫硫采取先脫硫后除塵的技術路線,可以對爐內脫硫過剩的氧化鈣進行再循環利用,降低生石灰消耗量。
與濕法脫硫主要依靠噴淋層的數量來調節脫硫效率不同,新型流化床反應器主要通過顆粒密度來調節脫硫效率,也就是通過加入吸收劑,就能調節脫硫效率,適應煤種變化。同時,這一工藝能夠協同脫除三氧化硫,避免了硫酸霧排放直接形成二次pm2.5,進而抵消二氧化硫減排的成效。
http://soilift.com 摘自網絡
上一篇:灰庫成套設備造成堵管的影響
下一篇:氣力輸灰系統事故處理預案